各位游客:杭州西湖三面环山,群峰竞秀。西湖群山中的最高峰是海拔412米的天竺山,环湖分成南北两支,那就是著名的南高峰和北高峰,称为“双峰”。
南宋时“双峰插云”被列为“西湖十景”之一,当时称“两峰插云”,这是十景中唯一的远眺景观,如今景名碑坐落在灵隐路上的洪春桥畔,今天就请大家前去一睹为快。
景名来历
游客们:在前往灵隐路的途中,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“双峰插云”的景名来历。
这里首先要提到三个关键人物,第一位是南宋宫廷画师马远,这位以画山水见长的名家,人称“马一角”。早年得意之作有:《平沙落燕》、《远浦归帆))、《山市晴岚》等,称为“潇湘八景”。马远的画风,景以名传,名以景扬,珠联璧合,相得益彰,成为当时画坛十分流行的风尚。
除了马远,南宋初年,宋高宗赵构对“西湖十景”的创立也作出了贡献。赵构是个嗜书爱画的皇帝,在他的倡导下,在京城临安(现在的杭州)创办了宫廷画院,并向全国各地招聘画师30多人,马远就是其中之一。他和杭州籍的同乡刘松年、夏圭、陈清波等人,对西湖胜景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渲染和美化,创作了许多画作,从中选编成“西湖十景”图册;又用四字一组为景题名,其中“两峰插云”就由马远所画。画成之后,诗人王消又题诗10首,陈允平填词10首,堪称诗情画意。从此,“西湖十景”就成为西湖风景的最佳标志,流芳千古,名扬中外。
第三位重量级人物是清圣祖玄烨,即康熙皇帝。清朝康熙三十八年(1699),他南巡杭州,亲笔书写了“西湖十景”的景名,并分别勒石立碑。也就是那次,他将“两峰插云”改名为“双峰插云”。
双峰插云碑亭
游客们:洪春桥到了。请看,这就是双峰插云碑亭。亭内碑上“双峰插云”四个字是康熙皇帝的御笔。从碑上文字记载可以看出,这是康熙三十八年(1699)三月二十六日,由兵部右侍郎郭世隆、浙江巡抚张勋、翰林院侍读学士高士奇摹写镌刻的。
据记载,乾隆十六年至二十七年间(1751-1762),清高宗弘历三次到杭州,又分别为“西湖十景”一一题诗,刻在他祖父写的景名碑的背面和两侧。可惜这样形制的十块景名碑,目前只有苏堤跨虹桥堍北面的“曲院风荷”碑还保持着原貌,其余的都已见不到原碑了。
走遍“西湖十景”,人们不难发现,所有景名碑大都置立在各个景点的碑亭内。而双峰插云碑亭附近由于周边树木的遮挡,根本看不见山峰,又怎能观赏到“双峰插云”呢?其实双峰的最佳观景角度是在西湖之中,本是遥望之景,为了要找个地方能够立碑,就将湖中之景移到了湖畔陆地。因为清朝时这里还是岸边,视线还没被遮挡,所以站在这个位置向正
南和正西眺望,双峰插云若隐若现。
南高峰→北高峰→赞颂双峰插云的诗词
游客们,目前我们所在的碑亭前已无法欣赏到双峰景观,那么我只好向各位大致描绘一番南高峰和北高峰的基本情况。
北高峰位于西湖的西北方,海拔314米,山峰上耸立着电视发射塔。南高峰位于西湖的西南方,海拔257米。两座山峰之间的距离约3.6公里。其间山岭绵延起伏,层峦叠嶂,景趣同中有异,兼具挺拔与飘逸的风格。
几百年来,文人墨客描述“双峰插云”的诗作屡见不鲜。南宋诗人杨万里曾赞道:“南北高峰巧避人,旋生云雾半腰横,纵然遮得青苍面,玉塔双尖分外明。”
最有意思的是元代文坛领袖之一的杨维祯,用“西湖竹枝词”的形式,拟人化的手法,吟唱“双峰插云”。诗中写道:“劝郎莫上南高峰,劝侬莫上北高峰,南高峰云北峰雨,云雨相催愁杀侬。”大胆讴歌了男女恋爱心怀,感情炽烈而深沉。
“西湖竹枝词”一般是吴侬软语,但翻新“双峰插云”的,也有慷慨激扬的,最有名的当数明代诗人黄周星的一首:“山川不敢仗英雄,浩气能排岱麓松;岳少保同于少保,南高峰对北高峰。”这首诗一改西湖红粉心浓、儿女情长的风格,把岳飞、于谦比喻成南北辉映的两座高峰,使景色更显高大伟岸。
双峰插云的景观成因
“西湖十景”中,因天气的特殊条件而形成的奇景,双峰插云就是其中之一。倘若在湖上眺望南北两峰,晴雨阴晦,景色各异。而最美的是雨后初晴之际,只见两峰隐现于薄雾轻岚之中,云雾时浓时淡,或高或低,舒卷变幻,就像一幅泼墨山水画,景色十分诱人。
双峰时常在,其妙在插云。南北两峰并不高,插云的奇景要有特殊的天气条件才能形成。那么什么样的天气和云系才能形成此景呢?气象学上有几十种云状,高的云层自然与南北两峰无缘,低的云层中只有碎层云和碎雨云,高度在50-300多米,云形破碎而不规则,呈灰白或暗灰色,云层很低,能沿着山峰向上抬升,才能出现“南北双峰云气绕,玉削芙蓉迥出青天表”的山水画卷。
杭州最易出现碎层云和碎雨云层的季节是在梅雨期,因此时正是北方干冷与南方暖湿气流频繁交锋的季节,杭州常出现时雨时晴的天气,空气潮湿,云层低而不连续,是碎层云和碎雨云多发之时,即为赏景最佳之时。
游客们:由于各种原因,虽然我们暂时无缘欣赏到双峰插云的绮丽景色,但是听了以上的介绍,品味前人的诗情画意,感悟风光的独特魅力,一定会给您留下隽永的回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