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州景点门票

旅游线路分类

杭州西湖旅游 >杭州旅游攻略 > 西湖的发展史——人定胜天

西湖的发展史——人定胜天

更新时间:2011-07-31  浏览次数:5326

    一个天然形成的湖泊,因为河流带来的泥沙不断冲积,年长月久之后,就会慢慢淤浅而至葑草蔓生,变成沼泽。沼泽进一步发展下去,积水干涸,人们开始在那里耕种,于是就成了田地。
    湖泊的沼泽化,是湖泊演变的一般规律。历史上浙江曾有过不少湖泊,都经历过这种沼泽化的过程。如萧山的临浦、绍兴的鉴湖、宁波的广德湖等,从湖泊的面积来说,有的比西湖要大几十倍,但都经历了沼泽化的演变过程,以至逐步被围垦,最后从地图上完全消失了。即以西湖而论,上文已经提到,里湖西的茅家埠、金沙港一带,就是因山溪夹带的泥沙淤积成为陆地的。古代西湖——当时叫钱唐湖——以北还有一个湖泊,与西湖相连:西湖地势较高,所以称上湖;北湖地势较低,所以称下湖。自居易就曾在二湖之间筑了一道堤,提高上湖的水位,增加了上湖的蓄水能力和灌溉用水量。这个下湖今天也早湮废了。西湖之所以没有走上沼泽化之路,完全是因了历代无数贤郡守的浚治之故。
    西湖为什么一代又一代能得到浚治呢?它为什么没有遭到湮废的命运呢?原因正在于杭州这座城市。因为西湖对于杭州,有其独特的重要作用,我们几乎可以说,如果没有西湖,杭州这座城市也不可能得到发展,甚至不可能存在。
    要了解这个问题,我们还得从杭州的历史发展来看。
    上文我们提到过秦时的钱唐县,当时还位于灵隐山下,虽然我们无法知道它的确切的地点,但有一点可以确定,它一定在西湖西边的群山之中。这时的西湖同钱唐县就很少有什么关系了。
    刘道真《钱唐记》说:“防海大塘在县东一里许。”虽然具体位置仍不详,但是南北朝时的钱唐县,无疑已从山区迁移到近江的平原来了。到了隋代,我们才知道钱唐县的确切位置:这时它已迁移到了江干的柳浦,而且升格为杭州的州治,可见其地位也变得更重要了。
    隋炀帝开运河,杭州有了通达中原的水路,又可南渡会稽,成了一个交通运输枢纽,于是商业也就迅速发展起来。商业的发展又促进了人口的激增,聚落也向着现今的市区推进。
    但这片地方原来是由海湾淤积而成的,所以当时还是土地斥卤,井水不可饮用。当时的聚落,当先沿着西湖边岸发展,靠着西湖提供饮用淡水。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,聚落又不得不向东推进,饮水就成了大问题了。唐李泌开六井,引西湖淡水入城,大大方便了居民生活,也为城市的扩大和发展提供了条件。以后六井废坏,白居易又不得不加以重修。
    这些事实说明,西湖开始与杭州这个城市的命运联系起来了。
    历代杭州的贤郡守,都把西湖看作杭州的命脉。自唐白居易之后,有吴越国王钱锣建立“撩湖兵”,一支经常性的浚湖队伍;但浚湖最著名的郡守是北宋的苏东坡。他在《乞开西湖状))中说:“若二十年之后[西湖]尽为葑田,则举城之人复饮成苦,势必耗散。”他清楚地认识到西湖对杭州人民有极大的重要性。他两次来杭任职,第一次来时,看到湖中葑草蔓合占十分之二三,十六年后再次来杭,看到西湖已有一半都长满葑草了。若按这个速度发展下去,不出二十年,西湖就将湮灭了。可见沼泽化的进程是非常迅速的。
    从西湖被疏浚之日起,西湖已不复是一个天然湖泊,它变成了一个人工湖了。因为它之所以能存在至今,完全是靠着历代不断的疏浚,否则,天然生成的西湖早已湮废不存了。这就是竺可桢说的“人定胜天”。
    西湖从海湾变成渴湖,又由天然湖变成人工湖——这就是西湖的发展史。
杭州景点门票专业预定网站
  • 本文关于西湖的发展史——人定胜天
  • 版权所有 © 2008-2021 杭州旅行社西湖旅游部
  • 杭州景点门票
  • 杭州景点门票
  • 工商
  • 公安